世人皆知韩信曾受 “胯下之辱”,常道此乃奇耻大辱。然而,与范雎(jū)早年的遭遇相比真正实盘配资,韩信之辱竟也稍逊一筹。
范雎不仅被人打得奄奄一息,肋骨遭折,牙齿被打落,更被抛至那恶臭熏天的厕所之中,紧接着一群人还轮番在他身上撒尿以极尽羞辱。彼时,所有人都认定这个浑身沾满血污与屎尿的人已然气绝身亡。
谁能料到,在夜深人静的半夜,裹着范雎的竹席竟微微颤动,从中传出一丝微弱的声音,对着看守的卒吏苦苦哀求:“求你…… 把我弄出去,我必有重谢……”
范雎,这位日后连 “杀神” 白起都能设计陷害致死的厉害角色,怎会沦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?皆因他能力卓绝,遭领导嫉恨。
范雎本是魏国人,出身寒微,却天赋异禀,聪慧且善言辞。无奈现实残酷,无人赏识他的才华,只能屈居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个随从。
一次,魏王派遣须贾出使齐国,范雎作为随从一同前往。于齐国朝堂之上,齐襄王对须贾态度傲慢无礼,还当面指责魏国反复无常,须贾被问得面红耳赤,无言以对。
展开剩余81%就在这尴尬万分的时刻,范雎挺身而出,一番义正词严的辩驳,令齐襄王暗自钦佩。当晚,齐襄王便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,并欲封其为客卿。范雎坚守信义,毅然拒绝。
齐襄王对他愈发敬重,私下赐予黄金十斤及牛酒。范雎不敢私自接受,如实告知了须贾。须贾让他只留下牛酒,范雎照做。
此事范雎处理得堪称完美,既为领导解了围,维护了魏国尊严,又未贪图私利,问心无愧。然而,谁也不曾想到,这竟为他招来杀身之祸,险些命丧黄泉。
回到魏国后,须贾心中嫉妒之火熊熊燃烧,难以熄灭。他越想越气,觉得范雎在齐国抢了自己风头,还得了赏赐。
于是,他跑到魏相魏齐那里,添油加醋地讲述范雎在齐国受赏之事,诬陷他暗中勾结齐国,出卖魏国情报。魏齐身为魏国公子,脾气暴躁,听闻此言,顿时怒不可遏,当即下令捉拿范雎。
魏齐命人对范雎严刑拷打,板子与荆条如雨点般落下,范雎很快便被打得血肉模糊,疼得几近昏厥。生死之际,范雎心生一计,他屏住呼吸,直挺挺地躺在血泊之中,佯装气绝身亡。
彼时魏齐正饮酒作乐,听闻范雎已死,未加细看,便命人用苇席将其裹起,扔至茅厕。更为过分的是,魏齐竟让参加宴会的宾客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,妄图以此警示他人。
深夜,宴会散去,范雎悄悄睁开双眼,向看守的卒吏许下重金,并表示自己命不久矣,只求不要死在这污秽的茅厕,希望能回家好好安葬。卒吏见他可怜,又贪图赏赐,便跑去魏齐处谎报范雎已死,不如将尸体扔到荒郊野外。
魏齐此时酩酊大醉,随口应允。就这样,范雎才得以从茅厕脱身。可没过多久,魏齐便后悔了,觉得不该如此草率处置范雎的尸体,又派人去搜寻。所幸魏国人郑安平得知此事,赶忙带着范雎逃离,并帮他隐姓埋名,改名为张禄,随后一同逃往秦国。
在秦国,范雎献上 “远交近攻” 之策,深受秦昭王赏识。据《战国策》记载,他建议 “废穰侯,逐华阳”,以强化王权,因此被拜为客卿,后又升任相国。范雎一直使用 “张禄” 之名,魏国那边浑然不知他尚在人世,更想不到他已成为秦国的重臣。
当秦军东进,魏国面临威胁,魏王惊恐万分,急忙派使者前往秦国求和,而这位使者正是范雎的仇人须贾。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!范雎决定戏耍一下这位昔日的领导。
他特意换上破旧衣衫,步行至须贾下榻的客馆。须贾一见范雎,犹如见到死人复生,大惊失色。范雎谎称自己如今只是个差役,须贾见他衣衫褴褛,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,便留他坐下用餐,还拿出一件粗丝袍相赠。
须贾并非全然出于好心,他想通过范雎打探秦国宰相 “张禄” 的消息,问道:“你知晓秦国的相国张君吗?听闻他深受秦王宠信,天下大事皆由他定夺,我此次前来成败全系于他。
你可有认识他的朋友,能否帮我引荐一下?” 范雎回应道:“我的主人与他相熟,我也能求见,我帮你引荐便是。” 言罢,范雎甚至亲自为须贾驾车,将他送至相国府。
相府之人见范雎驾车而来,纷纷回避。须贾虽觉奇怪,却并未多想。抵达相府门口,范雎对须贾说:“你在此稍等,我进去通报张君。”
须贾在门口久等,不见人出来,便向门卒询问:“方才进去的范叔为何还不出来?” 门卒诧异道:“此处并无范叔,刚才进去的正是我们相国张君。”
须贾听闻此言,顿时吓得魂飞魄散,赶忙脱掉上衣,袒露上身,跪地而行,一步一步挪进相府,向范雎磕头认罪。
范雎端坐堂上,冷冷问道:“你可知自己罪状几何?” 须贾忙不迭道:“我罪状多得数不胜数,即便拔下我所有头发来数,也数之不尽。”
范雎厉声道:“你有三条大罪。其一,我的祖坟在魏国,你却诬告我通齐卖魏;其二,魏齐将我扔至茅厕羞辱,你不加阻止;其三,你还跟着他人往我身上撒尿。不过,念在你今日念及旧情,送我一件粗丝袍,我饶你一命。”
随后,范雎进宫将此事告知秦昭襄王,决定不接受魏国求和,让须贾回国。须贾临行前,范雎大摆宴席,邀请各国使臣坐在堂上,却让须贾坐在堂下,面前放置一槽草豆掺和的饲料,还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如喂马般喂他吃食。
范雎对须贾道:“你回去告知魏王,速速将魏齐的首级送来,否则我便率军踏平大梁。” 须贾回到魏国,将情况如实相告,魏齐吓得魂飞魄散,匆忙逃至赵国,躲在平原君家中。秦昭襄王得知后,向赵国索要魏齐人头,魏齐走投无路,最终自刎而死。
范雎的一生,充满了戏剧性的跌宕起伏。他恩怨分明,正所谓 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”。对曾经陷害自己的人毫不留情,对有恩于己之人也涌泉相报。
当初救他性命的郑安平,被他举荐为将军;助他面见秦昭襄王的王稽,被举荐为河东郡郡守。
可惜,郑安平后来兵败投降赵国,王稽也因私通诸侯被斩。范雎任人唯亲,最终累及自身,只好主动辞去相国之位,不久后便病逝。
有人指责他睚眦必报,格局太小;也有人认为,若无这股狠劲,他早已命丧魏国茅厕,又何来后来的 “远交近攻”,助力秦国走向强盛之路?
对于范雎此人真正实盘配资,你又作何看法呢?欢迎留言分享。
发布于:安徽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十大品牌_十大股票配资排行_股票配资前十名观点